2011年的今天,我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,走进了秦皇岛市民族学校,正式开始了传统文化的学习旅程。
在民族学校第一年的时候,我并没有真正立下人生志向。书法写不好,读经典又变成「一根筋」,最后只能选择学习太极拳,但也是学得不精。别人问我以后做什么,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度过了民族学校第一学年。
第二年,学校开办中医课堂,这使原本不知所措的我,开始有了新目标:想通过学习中医,帮助病患,使其早日恢复健康,于是我立志做中医。老师也很看重我,希望我以后能够成为一名好医生,除了帮助病人,也可以把中医界里的邪风邪气扭转过来。
受到鼓励的我,也着实下了一番苦心。在学校也有老师、同学找我看病,我也是激情高昂,治好了一个又一个病患。看着他们的身体恢复了健康,我很高兴,更加坚定我立志中医事业的信心。
今年学校开展书画展览,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有自己的作品。我在吴老师的指导下写了一副「心平天下平」。虽然老师说我写的很好,但我明白自己书写水平离老师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,。于是在今年暑假,我来到了北京诚敬仁,参加了第一期的书法精进班。纯粹是为了提高书法基本功,别无他想。然而,因为这一期书法班,我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目标。
在北京诚敬仁的通州小院,我开始临摹杨淑芬老师的正楷书法字帖《心经》。没想到越临越欢喜,越临越开心。于是就动了一个念头:「要是以后能长久的写书法,教书法,像小院的老师一样,也挺不错的。只可惜我以后是要当医生的。」
没想到念头才一动,就把杨老师给感召过来了。记得那天晚上,我和其他同学与杨老师聊天聊到十一点多,杨老师针对我的问题,给我做了分析。并且建议可我以后出来当书法老师。
那个时候,我并没有完全接受杨老师的意见,只是保留参考。因为我的心思还放在中医事业上。但我很感谢杨老师在百忙之中,还能为初次见面的我解答问题。杨老师在后来还给我起了一个字:传毅。希望以后在传统文化的道路上,无论遇到多少磨练与困难,都能够坚毅的走下去。那个时候,除了感谢杨老师之外,我在心里欢呼,我终于也有字了,而且还是杨老师给起的。
在小院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,虽然很怀念在小院的时光。然而,我却赶紧收拾行李,离开了小院。因我打算回家乡举办一期书法精进班。
回到家,休息了一个晚上,第二天我赶紧与另外两位老师取得联系,确定了时间后,潮阳的书法太极精进班就成立了。在后来的一个月里,我和另外两位老师一直陪伴在孩子们的身边。日子过得有喜有忧,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同时也看到自己的很多不足。
没有带班之前,我以为带孩子很容易。带了孩子之后,我才发现最难带的就是孩子。对于孩子,我不能打他骂他,一说他,他就对你有意见。在教育过程中,父母能配合的还好。不配合的,就给老师带来了非常大的阻力。看着孩子一天一天背道而驰,有时候也挺着急的。办法是想了很多,但对于这个孩子有用,对那个孩子就不能用了。方法一旦用错了,孩子就会产生抵抗的心理,甚至有打老师的想法。你磨破嘴皮子跟他讲道理,他会看着你讲,听着你讲,但心里会想,这是你的事,和我有关系吗?我凭啥这样做?孩子也不领情,该干嘛还干嘛,特别无奈。
我们每天打太极的时间是早晨五点半到七点半。虽然打吴式太极拳的是定势,很吃苦,也很练功力,但大部分孩子还是挺喜欢的。 孩子们每次练太极,打完后全身都湿透了,但是孩子们依然都坚持到底,没有人打退堂鼓。后来也有孩子感冒了,通过打打太极出出汗,感冒也就好了。
练完太极后,就是书法的习练时间。孩子们也很认真,不懂的地方就赶紧问老师,真的很好学。后来孩子们相继出作品,有「天下」「心平天下平」「弟子规」(篆书)等等。还有单字作品,比如「二」「三」「上」「下」等等。孩子们的进步确实令我们惊讶,真是意想不到。
经过了这一个月的带班情况,我总结出了:其实所谓的问题孩子,不过是父母引导错误导致的。虽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但是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,父母的正知正见已经在慢慢的被抹灭,包括对孩子教育的敏感度也降低了。
有一位孩子就是小时候看恐怖片而产生幻觉,一看见黑暗的地方,心里就已经怕了。可是他的母亲居然说,她的孩子爱跟风,别人说啥他也说啥。面对这样的家长,才发现「养不教,父之过」的真正道理。
孩子好不好,能不能转变,决定于父母的教育理念和配合的程度,老师的正确引导,以及孩子本身的悟性。孩子做错事情了,如果一味地责骂他,也许会在孩子的心灵种下阴霾的种子。这也是现在幼儿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。应该从多方面观察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子做,问题出现于哪里,为什么教导了还改不了。孩子的教育应注重鼓励,注重正确的引导,而不在于指责。
杨老师的教学方法:不管孩子写得好不好,老师都会给他鼓励「哇,真不错,写得很好,写得超好,真有艺术感……」在这样的鼓励下,自然而然写书法的动力也就油然而生了。
当然,我在教学期间也流过眼泪,也尝试断食,以让那些习气比较重的孩子能够转迷为悟,但是效果非常不好。孩子不领情,我自己又活受罪,收到的效果只能是零。但是如果能够和孩子们打成一片,孩子们信任我们了,他们也会打心眼里融入这个集体。就像部分孩子,感受到了林老师,陈老师的热情之后,会亲密的称呼两位老师为林妈妈,陈妈妈,也会叫我做姚爸爸。所以要改变孩子们的心态,最终还是要打开孩子们的心结,走进他们的世界,去倾听,去了解,才能收到最终的效果。
至于我的人生志向,经过多次的挣扎和深层的考虑,也经过这一个月的带班,终于下了决定。看到当今社会的风气,还有那么多的问题孩子,我发心要以杨老师为榜样,以师志为己志,认真学习,他日有所成就,帮助更多的孩子,更多的家庭。于是毅然放下中医事业,在民族学校保留了学籍,踏上北京小院,跟随在杨老师身边学习。
感恩姚老师分享
北京诚敬仁教育咨询有限公司
www.chengjing.com
返 回
|
2013-10-20 出处:北京诚敬仁-艺术空间站 |
|
|